当前位置:

朱雄君: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朱雄君 编辑:李雯 2025-03-13 09:26:0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新湘评论》2025年第5期刊发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青年与社会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朱雄君的文章《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红麓现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社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部署,这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现代化社会的应然之举,更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长期稳定的重大战略举措。

健全党领导社会工作的制度体系

2023年3月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我国社会工作呈现新的发展格局。社会工作部的成立,为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我国新时代的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但是党如何领导推动社会工作,各级社会工作部的职责职能如何履行等一些重大问题还没有理清,还没有系统性的制度来指导和规范。因此,必须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尽快推动出台关涉社会工作四梁八柱的制度文件,以科学制度保障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权。一是加快构建党领导社会工作的总体性制度框架。对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主要范畴、核心议题、基本路径、组织保障、领导责任进行制度规范,进一步明晰“党如何领导社会工作”“党领导社会工作的载体和手段是什么”“各级党委的责任是什么”等重大问题,推动形成党领导下的齐抓共管格局。二是加快形成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对各级社会工作部门的职能、编制、机构设置以及工作内容、要求、流程进行规范,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部的职能定位、职责任务和工作规范,推动各级社会工作部门更好履行职责,构建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上下联动、总体高效的社会工作管理体制。三是探索建立新兴领域社会工作的党建引领制度。加快出台社会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指导性文件,以制度规范指导和推动行业商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社会领域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补齐社会领域党的建设相对薄弱的短板。四是构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对各级各类社会工作人才进行甄别界定、分类指导、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机制,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现代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制度支持。

构建党领导社会工作的长效机制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国在信访工作、基层建设与治理、行业协会商会建设、两新组织和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等领域有一些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机制,但这些机制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和新问题而在不同时期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明显的碎片化特征,整体性、协调性相对不足,总体效能还不高。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有机组合的系统性社会,具有强耦合、高脆性、高风险特性,原有的碎片化的工作机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将现有各自分散在各个领域和条线中的运行机制进行整合、提升、完善,构建更为系统的社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一是构建党领导社会工作的政治引领机制。加大党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党关于社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增强党推动社会建设、治理与发展的政治能力,确保社会工作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为推动社会繁荣稳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构建党领导社会工作的组织动员机制。着力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体系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三是构建党领导社会工作的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党在社会工作领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对社会工作的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各类资源配置的领导,推动解决社会服务、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构建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提供坚实资源保障。四是构建党领导社会工作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党的自身建设为统领,构建包括“党建+社会服务”“党建+社会治理”“党建+人民信访”“党建+行业管理”“党建+企业引导”等在内的党领导下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为实现党的建设与社会工作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提供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

提升党领导社会工作的能力水平

当前,社会人口快速流动、社会利益深刻调整、社会关系急剧变化、社会结构日益多层立体,各种新技术新事物新群体在社会领域不断涌现,这对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提出重大挑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就必须不断提高党驾驭各种复杂社会局面,领导推动社会领域各方面改革、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全面提高党领导社会工作,应对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本领和能力。一是建好机关,强化机关履职能力。组建好省、市、县三级社会工作部门机构,选优配齐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社会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着力提升社会工作部作为政治机关的履职能力。二是狠抓基层,增强基层工作能力。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资源下沉,通过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持续为基层赋能,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村(社区)社会工作点的基层社会工作网络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增强基层社会工作力量,着力提高基层在行政执行、应急处突、议事协商、风险防范、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干部专业能力。将社会工作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体系,将社会工作纳入党政干部培训内容,大力开展全覆盖、体系化的政治培训和专业培训,着力提高各级社会工作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类社会工作骨干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四是注重实践,锻造队伍实务能力。既注重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工作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专业实务实践,又坚持从社会工作一线选拔培养优秀干部和骨干人才,坚持以实践锻造为主要途径,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专业人才学中干、干中学,切实提高社会工作各领域中各级党员干部和专业骨干人才的实务本领与实干能力。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朱雄君

编辑:李雯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党校首页

红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