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湖南党校》报(2025年第1期)推出专题“淬炼思想铸忠魂 提质赋能建新功”,摘刊“青麓计划”三期学员谈工作能力提升之道的心得体会。现转载机关党委一级主任科员、团委书记陈雅超的心得《凝聚青年力量 助推校(院)高质量发展》,以飨读者。
改革是时之大势,也是青年之责。当前,校(院)正处于改革重塑的关键期,做好党校青年工作,核心在于组织青年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改革精神自觉融入到校(院)改革重塑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以主动作为和勇于创新的态度,为校(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明辨大势中提高站位
作为党校青年,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校(院)改革重塑的重要性。在改革浪潮中,把握好发展的“时”与“势”,勇当识势、顺势、破势的先锋。
01要在识势中坚定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改革难免遇困,但要坚信改革必胜,任何困难都终将克服。我们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信仰之基。依托校(院)为青年提供的理论中心组学习平台,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增强改革信心和决心。
02要在顺势中主动作为
校(院)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机遇。面对落实基本培训任务、体制机制重塑等挑战,我们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主动思考、靠前作为,在实现自我重塑和知识能力迭代的同时,为党校的改革贡献力量。
03要在破势中创新求进
破局需要敢于打破常规、创新求变。以校(院)物理形态重塑为例,通过创新空间布局,打造了健身房、咖啡屋;引进了红麓书社、理发店、洗护中心;建成了图书阅览室、书法天地、乒乓球室、瑜伽房等,增强了学员和教职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作为青年,我们要勇于以创新应对挑战,打破思维惯性、破除路径依赖,用好改革创新的“金钥匙”,展现青春的自信与智慧。
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
我们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原则,自觉把青年工作放在党校发展大局中思考、定位,确保青年工作、青年力量与党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01站稳立足点
青年工作要立足党校事业的中心大局,紧跟校(院)委决策部署,围绕校(院)落实基本培训任务、创新教学培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开放办学、改革重塑等中心工作,谋划和推动青年工作。
02把握结合点
通过“青青工程”等实践,我们已找准了青年工作与党校事业发展的结合点。下一步,要继续擦亮“青青工程”品牌,优化培训方式,强化培训实效,让青年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身改革浪潮。
03找准切入点
校(院)革命性锻造、体系性重塑、创新性发展是对高质量发展的谋篇布局。青年工作要善于从“学、思、践、悟”四个层面出发,组织校(院)青年开展理论学习,培养青年系统思维和认知迭代的能力,为青年创设实践平台,锻造青年的改革能力和本领。
在聚焦大事中干出地位
作为党校青年,我们要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行动自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和校(院)高质量发展中挺膺担当。
01要在落实基本培训任务上挺膺担当
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重要的培训任务。我们要通过“青青工程”等战略工程,更加聚焦落实基本培训任务的目标需求和能力要求,提升干部能力和师资水平。
02要在校(院)改革重塑中挺膺担当
校(院)正处于改革重塑的关键时期,对青年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强对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攻坚本领的培养和锻炼,在课程设置上聚焦能力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课程和活动,注重以学促干,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系统谋划的多元思维。
03要在聚焦服务保障本领提升上挺膺担当
面对校(院)着力提升办学保障能力、以数字化赋能全省党校系统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的使命任务,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强化问题导向,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意识。要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加强校内外教学培训资源利用,为基本培训提供有力支撑,为党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湖南党校》报
作者:陈雅超
编辑:黄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