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麓融媒体推出《学〈条例〉·谈落实》专栏,展现全省党校系统以新修订《条例》为指导,推动事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本期刊发株洲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党校(株洲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校长(院长)何恩广的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纲 奋力开创新时代党校工作新局面》,以飨读者。
中共中央近日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继2019年首次颁布后,时隔6年对党校工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升级完善。作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度融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新要求,更清晰勾勒出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与“施工图”。
兴办党校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独特政治优势,更是推动事业不断向前的成功经验。从安源党校、北京党校的早期探索,到如今覆盖从中央至地方的完整党校体系,党校始终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在不同时期都发挥着“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关键作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核心在于培育造就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在于把党校的独特优势传承好、巩固好、发挥好。
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基本法规,《条例》紧密围绕新时代党的事业发展需要,聚焦近年来党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系统总结并吸收各地党校工作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从明确办学方向、校准职能定位、细化工作原则、量化目标任务,到优化设置体制、规范班次学制,到强化教学科研、提升决策咨询效能,再到拓展开放办学、严格学员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条例》构建起一套更科学、更完备、更具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条例》新增“坚持全党办党校”的明确规定,将进一步夯实党校事业的发展根基,推动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格局,凝聚起办好新时代党校的强大合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落地见效。株洲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将以《条例》为纲,把制度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在新时代党校工作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一是在坚持党校姓党上彰显新高度。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明晰“业为谁兴、功为谁建、言为谁立”的根本问题,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讲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宣讲党的性质宗旨、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做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服务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在践行党校初心上书写新答卷。紧扣“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严格落实《条例》关于常态化培训和基本培训要求,统筹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干部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能力素养。强化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发挥教师理论专长和学员实践优势,围绕“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重点任务,推出更多在地化、实用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三是在打造一流党校上迈出新步伐。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全面提升办学治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严格落实“全党办党校”要求,突出抓好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支持实施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管理和服务创新,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市州党校。四是在全面从严治校上拿出新力度。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全面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强化用制度管校、管人、管事,培塑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文化氛围。抓牢“师和生”两个关键主体、“教与学”两个核心环节,把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落到实处,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让党校真正成为风清气正的 “红色学府”。
《条例》的修订,为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赋予了新使命。株洲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将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实际效能,奋力开创新时代党校工作新局面,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红麓
作者:何恩广
编辑:李雯
本文为湖南党校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swdx.hlunet.cn/content/646943/95/1525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