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湘评论2024年第3期
作者:吴丽萍,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与民族、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协同共进、互为条件。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凸显了加强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源泉作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特征,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难度更大,一体化行动的约束更大。新时代,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享复兴荣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诠释了推进民族互助共享是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从“质”和“量”两方面规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充分度和平衡性。“共同”强调的是现代化的范围,即“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富裕”强调的是现代化的程度,根本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要推动民族地区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促进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标明了民族进步的前进方向。在现代化进程中强调两大文明协调发展,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注重物质富足又强调精神富有。新时代,需通过深入实施以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为代表的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厚植少数民族群众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同时,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这是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根本否定,凸显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情怀,它根植于中华生态智慧,强调以“和合”为目标,把天、地、人作为统一的和谐整体来考虑。新时代,要促进民族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全面绿色转型,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突出位置,不断优化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宣告了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决心和意志。放眼全球,民族关系紧张冲突的案例比比皆是。由于发展不平衡及民族差异、利益诉求等客观存在,消解族际张力与内部冲突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任务。新时代,要维护好民族团结和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提高有效应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的能力。
来源:新湘评论
编辑:黄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