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湘评论2024年第2期
作者:杨娜曼,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2024年政策取向、部署重点经济工作时特别强调,“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动能减弱的背景下,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的是对冲、消解唱衰中国经济的各种论调,增强国人的信心和底气,为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加油鼓劲。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我们有坚实的底气、有强大的支撑。
中国经济的非凡成就是经济光明论的坚实支撑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最有力的武器是中国经济的光明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宏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经济总量十年翻番,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从速度上看,2013年至202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以上,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也高于3.7%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经济增长率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疫情三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仍达到4.5%,高于世界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左右。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在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从总量上看,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跃升,GDP十年翻番,继2020年跨越100万亿元大关后,2022年又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上看,十年来,我国人均GDP从43497元增长到8569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从质量上看,我国产业发展持续向中高端迈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从分量上看,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11.3%提升到目前18%以上,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吸引外资、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世界第二。从贡献上看,2013年至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科技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科技创新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我国重要技术领域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而且并跑、领跑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国科技发展站上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以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提高3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成为名列前茅的唯一中等收入国家,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世界上科技创新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
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中国优势仍然坚实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经济整体呈恢复态势,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和现实基础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中国优势没有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市场失灵。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需求牵引。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二的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尽管人口规模已达峰值,但按照人口发展规律,人口负增长早期阶段的人口规模减量缓慢,2035年以前,我国人口规模将依然在14亿人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提高人们的有效需求和消费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伴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需求市场、生产和消费市场趋旺,将会形成现实的规模巨大的市场。这就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的强有力支撑。
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一是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抵御外生冲击和外部风险的韧性相对较强。二是传统产业积淀深厚,在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家电制造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传统产业作为产业体系的基本盘,仍具备较为突出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新兴产业优势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领域产能快速扩张,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梯队,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长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规模巨大的人才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人才资源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优质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等各个领域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9.6%,每年大学招生规模和毕业规模均达到1000万人以上,为高质量劳动力资源供给奠定基础。
偏见归于无稽,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不可否认,但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集聚增多,这一切,给了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强大信心和充沛底气。新征程上,我们要提振信心、鼓足干劲,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为中国经济光明论提供坚实支撑,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来源:省委党校
编辑:黄倩梦